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

成住坏空皆属于佛的世界

其实,成,住,坏,空,皆属于佛的世界。那些自认众生不能开悟的就是魔。 他们要把这个世界毁掉,佛性本具备善,只要众生能开悟,世界亦能变得更美好。在庄严劫,第九百九十八尊毗婆尸佛时,人寿八万岁,是因为毗婆尸佛度了三十四万八千位开悟的众生,故当时的世界没有灾难,人人皆丰衣足食,没有病苦,气候协调,大家安居乐业,此乃众生开悟的因缘,而非由行善而来。

相比之下,为什么当今社会,灾难频频发生,主要是因为自认为老师的,认为现代的世界已没有能开悟的众生,而导致世界遭破坏,气候也不寻常,地球开始暖化,稻米不能滋长, 疾病刀兵灾起,弄得民不聊生,人寿也逐渐递减,诚属可悲!

一般所谓的一小劫,乃以人寿八万四千岁为标准,尔后每一百年减一岁,减至十岁。之后又一百年增一岁,复增至八万四千岁,如是一减一增为一小劫。

众生的寿命是以多少位众生开悟的人数为标准。在第九小劫第一尊佛,拘留孙佛在世时,人寿已减至五万岁。拘留孙佛坐尸利沙树下说法,一会度了四万人,人寿亦降为四万岁。第二尊佛俱那含牟尼佛在世时,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,一会度三万人,人寿也由四万岁减至三万岁。第三尊佛迦叶佛坐尼俱律树下说法,一会度两万人,人寿又由三万岁减至两万岁。人寿减至一百岁时,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出世, 度了娑婆世界无数的众生。接下来,人寿由一百岁减至十岁,再由十岁增至四十九岁时,月光菩萨广度众生,人寿始逐渐增长。由此可见,众生的寿命完全以开悟的数量为标准,而与行善完全扯不上关系。

人寿增至一百岁时,乃因当时十六阿罗汉与诸弟子显说无上正法,度无量众生开悟的緣故。增至两百四十九岁,时尽末法三万年。人寿增至七百岁时,十六罗汉弘法已毕,一切经典舍利皆收聚起塔,是为佛法灭尽之相。自此有千亿辟支佛出世说法,利益众生,人寿又开始逐渐增长。增至八万四千岁时,金轮王统治天下直到第十小劫(减增),减至人寿八万岁时,第五尊佛弥勒佛出世。弥勒佛分别在三会各度了九十六亿、九十四亿及九十二亿开悟之众生。众生的寿命皆为八万岁, 身高八百尺。因此,人之寿命完全以众生开悟的数量为标准,而与行善毫无相关。

第二十小劫(减增),最后增劫中,有一千尊佛出世,属星宿劫,之后就进入坏劫。坏劫亦由二十个小劫所形成。坏劫欲起时,所有罪毕之地狱众生皆随各自业力来生人间,或他方地狱。畜牲、恶鬼、阿修罗亦复如是。此时有一人无师自通,得初禅定,就教导他人也入初禅定。如是就有七日出,形成大火灾,从地狱,欲界烧至初禅天。火灾的緣故,初禅天被逼逃至二禅天。水灾欲起时,他们又被逼逃至三禅天。风灾时,三禅自然得四禅,而渐渐修行得证阿罗汉果。佛性不生不灭,水火皆不能坏,无论逃至何方,最终还是回归佛的世界。

人从光音天来

光音天原是佛性所显,其天众只要一开口,就有金光从口出以代替语言,传达彼此之意。其金光遍覆整个大梵天,其雨亦由金光所显,积风轮结为水轮而形成天界。 雨退则大风起,吹水生沫于空中而形成七宝梵天宫殿,尔后又分别形成魔罗波旬宫殿。次造他化自在天转至夜摩天宫殿,风继续吹,形成须弥山,复吹水沫造三十三天宫殿,之后形成四天王宫,日月宫及夜叉颇梨宫殿。 又于须弥山四面作修罗城,水沫接着形成七金山,四大洲,八万小洲,大风渐渐深入大地,形成七香水海及大咸水海。又于地下建阎罗宫,地狱处所,如是形成三千大千世界。 六欲天之须弥日月四洲各有万亿,此过程由二十增减小劫次第而成。

所有以上之形成,皆是幻相。 一般众生希望由行善而得升天,殊不知一切天堂皆是幻相,唯有我们的佛性,才是真实不虚的,请诸位用智慧去体悟及分辨其真伪。众所周知,人之所以能够投胎为人,早已具备了五戒与善根,只欠开悟。

佛陀曾经有比喻,佛性是清净的。有位大善知识误解佛陀比喻的佛性,大善知识悟到的佛性是“贴合佛心,心要干净无染”。

五祖时代有位弟子名为神秀,他所写的偈语亦与大善知识的相似, 即“身是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。神秀所明了的佛性,就与大善知识的一模一样。五祖印证神秀所写的偈语,只是不堕入三恶道罢了,根本还没见性。

六祖慧能, 当时也作了一偈语, 即 “菩提本无树, 明镜亦非台, 本来无一物, 何处惹尘埃”。 五祖一看, 就知道慧能大师已经见性了。

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认为,只要放下执著,分别,幻想,就是佛, 其实只不过不受六道轮回罢了。这些圣者的知见,只仅仅通过经典所认识而已,并非是自己个人所领悟的,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禅定去真正体会当中的过程。 主要是因为害怕面对脚痛,肢体麻痹,腰酸以及禅定过程中时间的煎熬。

佛陀时代有两位弟子,一个是精通经、律、论的比丘,另一个则是纯粹禅定的比丘。佛陀印证禅定的比丘才是真解脱者,另一个则是纸上谈兵罢了。

《涅槃经》所记载的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由始至终都不曾提过“三法印”这句术语。之前末学亦被蒙蔽其中,以为“三法印”这三个字,是佛所开示的。事实上,“三法印”乃出自智者大师所判的藏, 通, 别, 圆《出法华玄义》。

天台智者大师把藏教判为小乘修三十二相,六度万行至成佛的法门。

诸行无常

佛《涅槃经》所开示- 佛于观照中发现诸行都是无常的,如果诸法从缘而生则知道其必定是无常的。凡夫见到了衣物、河水、山林、男女、车辆、房子之后,见到相似之物就说是“常”。

智者大师所开演- 天台智者大师把藏教列为小乘教之别称,大师所指的因缘生灭,四圣谛理,即是佛为了对治外道众生, 对于外在的物质及执着肉体根基之外道众生而演说的。

末学之见- 诸如众生执着外在的美丽,以化妆品来装饰自己,以拥有豪华洋房,大汽车为身份的代表。所以,佛以“诸行无常”来破除众生对物质的欲望,以物质乃无常,来对治这类根基的众生而悟入空性。

天台智者大师把通教列为大乘的别称,诸如方等经,般若经。

诸法无我

佛《涅槃经》所开示- 一切法所谓色,非色都不是“我”,因为那些都可被破坏,可增长,皆是因缘所生。

智者大师所开演- 一切世间有为,无为法皆无我,众生不能了知,故佛说无我以破众生之我执。

末学之见- 前段所提到对于执着物质根基之众生,佛以“诸行无常”以破之。反之,“诸法无我”之众生以为有“我”而起烦恼,都以“我”为烦恼之根源。此类众生不再执着外在的物质,故佛以“诸法无我”来让他开悟。

天台智者大师把别教列为菩萨根基所宣说的,不共二乘之教旨。

六祖的开示- 六祖惠能在《六祖坛经》有个公案,有两位居士在争论到底是“风动”,还是“幡动”,六祖惠能鉴定“即非风动,也非幡动”,而是“心在动”。

末学之见- 此类根基之众生乃属万法唯心,他们认为心在主宰一切, 以末学之见, 它“即非风动,也非幡动,更非心动”, 故佛开示“诸法无我”为悟到理相上的空。

天台智者大师把圆教之“圆”判为即不偏而圆满之意。智者大师铁定仅有《法华经》为圆教,而《华严经》虽亦皆说圆教,但属未开显之圆,而非纯粹之圆教。

涅槃寂静

佛《涅槃经》所开示- 如来是常住不变,不般涅槃的。

天台智者大师所开演- 智者大师把涅槃寂静定为, 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业,流转三界,故佛说涅槃之法,以出离生死之苦。

末学之见- 此类根基之众生,以不执着外在之物质,亦不执着“我”,也不执着“心”,但求涅槃,故佛为此类众生演说涅槃寂静。

供养

何谓“真供养”?凡求佛道者,必以供养为“第一谛”。行善分为两种,即“有相布施”及“无相布施”, 有相布施不是真供养。目前许多团体以为行善就是佛法,以为此乃正知正见,实际上是邪正参半。真供养就是无相布施,才是佛真正的目标。

每个人误解以为行善是佛陀的教育,有相布施只不过能上天堂罢了。天堂有六欲天,其福报与寿命也随着不同的天而各不相同。 以忉利天为例, 其天众之寿命, 一天相等于娑婆世界的一百年。故不管在哪一天,再来人间时,人寿已所剩无几。有者来时, 饥馑灾起, 人寿三十岁,人长三尺,五谷不收。 众生互相争夺财物, 肯定贪, 嗔, 痴,慢, 疑,一并相涌而出, 共业现前, 加上又没开悟, 自身有如“泥菩萨过江”如何再来行善?还不如尽早醒悟,回归原本自性,则善莫大焉!

又有者来时,人寿二十岁,人长二尺,疾疫灾起,四处瘟疫,人皆病死,遍地横尸,何来行善?
再有者来时,人寿十岁,人长一尺,刀兵灾起,更相残害,横死无数,何来行善可言?

通过社区环保,拯救地球,实为对大地的有相供养。这美其名的有相行善,只要稍一不小心,便掉入“自在天魔”空的实体。由于领导人毫无禅定功夫,只纯粹事相上明白经典的文字修行,没有通过禅定观照色、 受、想、行、识五阴魔的可怕,故很容易被五阴魔所掌控,堕入“自在天魔”空的境界而无法自拔。更甚的是,其团体的所有众生,也被如斯误导,同样无法自拔,以致领导人与其徒弟皆产生了根深蒂固的顽固思想,纵然好言相劝,亦不理会而难以回归原本自性。殊不知,唯有观宇宙悟入佛性,始为无愧于对山河大地的无相真供养。

度到众生明白空性,才不是所谓的“名、闻、利、养”。台上辩才无碍,滔滔不绝,依然离不开“名、闻、利、养”。

孩子对于父母最好的供养,不仅仅对于金钱及物质上的满足,而是通过让父母开悟佛性,了生脱死,才是名符其实的报父母恩, 真供养。 父母对孩子亦如是。

很多佛教领导人,皆为文字所障,把佛教徒的根性贬值,以为末法时代的众生皆为劣根,那些领导人本身不能证悟,也大言不惭地自认其他众生也与他一样无法开悟。 以为贪、嗔、 痴、慢、疑通过抹掉,才能干净。殊不知真理就在隔壁。开悟的人, 自然而然已经灭掉贪, 嗔, 痴, 慢, 疑。 举凡开悟者, 肯定会以十八不共法, 作为自己修行的目标。 何以证明?佛于“十八不共法”已非常清楚指出所谓的真供养。故所有发菩提心的菩萨, 都要以佛的知见来修十八不共法。

佛所真正表的十八种不共通之法,才是我们每一位众生必须了解与实践的,即不共通于声闻、缘觉,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。其十八不共法如下:
(1)诸佛身无失,佛自无量劫来,持戒清净,以此功德满足之故,一切烦恼皆尽,故于身无失。
(2)口无失,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,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。
(3)念无失,佛修诸甚深禅定,心不散乱,心于诸法无所著,得第一义之安稳。以上三法指身、口、意三业皆无
过失。
(4)无异想,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,心无简择。
(5)无不定心,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,摄心住善法中,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。
(6)无不知己舍心,于苦等之受,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,而住于寂静平等。
(7)欲无减,佛具众善,常欲度诸众生,心无厌足。
(8)精进无减,佛之身心精进满足,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,无有休息。
(9)念无减,三世诸佛之法、一切智慧,相应满足,无有退转。
(10)慧无减,指佛具一切智慧,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,于慧无缺减。
(11)解脱无减,佛远离一切执着,具有为、无为二种解脱,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,即于解脱无缺减。
(12)解脱知见无减,佛知见诸解脱相,了了无闇障。
(13)一切身业随智慧行。
(14)一切口业随智慧行。
(15)一切意业随智慧行。以上三项,乃佛造作身、口、意三业时,先观察得失,后随智慧而行,故无过失,皆
能利益众生。
(16)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。
(17)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。
(18)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。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,皆通达无碍。

佛陀在《法华经》授记其五百位弟子供养几尊佛,始能成佛。一切法,皆由无相真供养, 方能成就。宇宙形成以前,众生皆认为有一个“我”,故百千万劫脱离不了六道轮回。众生皆执着有相的供养,殊不知, 有相的供养早已被阿赖耶识所障碍。 阿赖耶识收藏了所有善恶的种子,唯有通过真供养,才能灭掉无始生相无明,成就佛道。众生认为一法可得,真理无法可得!!!

参考文献
1.《佛祖统纪卷三十 — 三世出興志》
2.《起世經卷九 -— 劫住品》
3.《出法华玄义》